“建议三季度实施年内第二次降准,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定向降准为主■★。”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刘涛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从降准的可能性来看,目前我国小型银行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已较低,短期内空间相对不大■◆■★◆■,但并不绝对意味着不能进一步下调;而中型银行、大型银行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一定的下调空间◆◆。
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今年2月份降准0.5个百分点后★■★◆◆,在央行关注资金空转等问题的背景下,叠加二季度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相对宽松★■■■,准备金工具暂无增量◆■◆★■。值得关注的是,8月份以来地方债发行节奏提速■■★◆◆◆,而商业银行作为地方债的主要需求方★★,面临一定的流动性压力,8月份以来NCD(同业存单)利率也逐步回升,而9月初短期限存单利率上行幅度更高◆★◆■◆。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诉求下,为引导后续贷款利率等的下行,缓解商业银行负债端压力仍有必要★◆,预计降准较快落地的可能性较大。
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司东海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■◆,央行降准最直接的作用就是释放流动性,增加资金供给。降准将增强商业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和可贷资金规模,同时也可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★■◆■,促进实体经济发展。
今年2月5日◆■,中国人民银行(以下简称“央行”)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◆★◆■◆.5个百分点■★,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过1万亿元。年初降准有利于传递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的政策信号◆◆■,提振市场信心★★◆■,也有利于优化央行向银行体系供给流动性的结构。
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总监冯琳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认为,在降准空间方面,目前金融机构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约在7%★■■★◆。考虑到此前几次降准中◆◆■◆■■,已执行5%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法人金融机构都没有降准■★◆,很可能意味着5%是当前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限。这意味着还有2个百分点的降准空间,如果每次下调0.5个百分点的线次◆◆★★。
9月5日◆★◆,央行对今年接下来降息降准的空间和必要性作出回应★★。在当日国新办举行的“推动高质量发展★◆■◆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■★■★,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■■■◆★■,降准降息等政策调整还需要观察经济走势。其中■■◆◆,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供给长期流动性的一项工具◆◆★★,与之相比,7天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是对应中短期流动性波动的工具,今年又增加了国债买卖工具。综合运用这些工具■■◆,目标是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◆★★■。
冯琳则认为,考虑到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比较充裕◆★■◆★,降准很可能安排在四季度,降准幅度将为0★★◆■.5个百分点,释放资金1万亿元◆◆,主要是为了支持政府债券发行■■◆★■。预计四季度有可能出台增量财政政策,主要用来扩投资、促消费,以及再发行一定规模的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券,有效化解地方债务风险。从市场影响方面看,降准会释放清晰的稳增长信号,资金面也会进一步充裕,整体上利好资本市场。
■■“年初降准的政策效果还在持续显现,目前金融机构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约为7%,还有一定的空间。”邹澜说◆★★。
司东海表示,从流动性层面来看■◆■★,9月份降准的必要性并不强。而四季度MLF(中期借贷便利)到期量较大,仍有降准的必要★◆★。所以,年内的第二次降准可能会在四季度落地。